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 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 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显示的是有些日本人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的认识,其中的文明之战、解放之战和救亡之战的解释全部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之上,把日本说成进步、正义和团结的一方,中国则是其反面,这就掩盖了战争的本质是侵略的事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 求见天王,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天王果断回答:“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盲目排外

C. 独立自主    D. 委曲求全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王朝为恢复社会秩序对所谓的“忠义之士”进行表彰和纪念。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这表明

A. 朝廷意在重塑正统价值观    B.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D. 社会各阶层争夺政治权利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 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 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 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B. 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

C. 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