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 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 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 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 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 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反封建反侵略
C. 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 反对外来侵略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 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 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