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一: 论点:民族主义具有理性情感的表达。 论证:在西方,民族主义产生初期,在各国反封建、反教会,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英、法、意等国的建立。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中国民众逐渐觉醒。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论:民族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示例二: 论点:民族主义具有排它性 论证:民族主义极易滋生偏执的民族利己情绪。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利用人民的民族情绪,走上了对外族人民的征服之路,给法国和欧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两次世界大战,也是民族主义非理性的体现。一战前德法矛盾的激化尖锐与德国逐渐走向极端的民族主义密不可分。二战前,希特勒把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结合起来,发展成法西斯主义,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论:民族主义的非理性蕴藏着自私、狭隘、排他等非理性的表达。 参考示例三: 论点: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论证:一方面,民族主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出现,国际格局初具雏形;二战后,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众多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国际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欧美列强参与争夺世界霸权,发动帝国主义战争,这种由民族主义催生的民族利己情绪,给人类和国际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90年代再度兴起的民族主义,其狭隘性往往导致民族的分离并伴随暴力冲突,在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中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结论:所以,民族主义的双重性决定了民族主义既是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规范性因素,又是国际关系体系中的裂变因素。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分析归纳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一是需要紧扣材料主题,二是需要紧扣设问要求,三是能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解题时首先结合材料中“《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提炼归纳观点,其次就自己归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围绕主题分析归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不是偶然的。宋代经济、文化、科学相当发达。有学者统计,宋代士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科举而做官的不少。……历经元、明两朝,理学逐渐失去活力,而朱熹《四书集注》成为学人取得功名利禄的敲门砖。这种思想呆滞局面,由于明、清朝代的交替而引起学人们的思考。由明到清这样的“变局”应当由谁来负责?以往的思想文化有什么误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道和其他学派应如何评价?应怎样估量佛教的传入等等重要思想理论问题,让人不得不去研究、思考,并提出应有的答案。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基于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我们的先人不仅早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创新理念,而且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创造了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的累累硕果。……立足当代,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科技成就,但也正视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的客观现实,力倡创新发展。

——2016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想的三个“支撑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在思想主张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思想创新在中国现代史不同领域中的成就及其意义

 

查看答案

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 浪漫主义流派

B. 现实主义流派

C. 印象主义流派

D. 现代主义流派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共产党人在1948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