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见志余》中描述“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明末学者吴履震在《五葺志逸》中写道:“云间有嘲谈酒者,作《行香子》词云……这一瓶约重三斤。君还不信……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明代
A. 商人经营手段多样
B. 民间兴起饮酒风气
C. 理学失去了教化作用
D. 商品经济助长唯利观
下表列举的是目前发现的汉代土地买实的部分地券。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汉代
地券 | 时间 |
武阳王兴圭买田铅券 |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
宏光等人买地砖券 |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
巴州杨姓买山刻石 |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 |
樊利家买地铅券 | 光合七年(公元184年) |
房桃枝买地铅券 |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
A. 土地兼并程度日益激烈
B. 国家严格限制土地买卖
C. 人地矛盾问题日趋严重
D.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有学者认为:“从历史上看,凡是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新格局,大致只需要经过三五年时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充其量也就是几年的过程。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多极化格局却要十倍以上的时间。”这是因为
A. 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需要新分化组合
B. 多极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冷战”形式
C. 大国对多极化趋势普遍持抵制态度
D. 和平条件下各国利益无法达成妥协
巴黎公社期间,公社某政论家在《公社报》上指出:“与工人、手工业者和职员一样,农民同样是资本家和特权者的可怜的奴隶。”这反映出
A. 工农力量已初步实现了联合
B. 巴黎公社开始瓦解敌对阵营
C. 公社具有建立全国政权愿望
D. 公社成员已关注到农民力量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美苏缓和局势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述现象反映出
A. 美苏缓和不利于中美关系改善
B. 当时国际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趋势
C. 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已经形成
D. 和平对话取代了冷战对峙的方式
在1954年宪法制定时,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现在的宪法草案,在全国是已经有了基础的,我们实行了三年《共同纲领》,大家在政治生活上、在实践中,体验了、认识了我们的国家制度、政治结构和人民权利这些问题。”这说明
A. 广大人民要求尽快制定宪法
B. 《共同纲领》已脱离了时代需要
C. 宪法制定已具备了人文基础
D. 人民政治权利需要宪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