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赦免是中国古代封建君主治理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赦免,把它当作稳固皇权的重要措施。赦免在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一种社会措施,而是原始典籍中出现的一类有关“仁政”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赦免具有临时性、随意性,诸侯国中的大赦之法基本上都是特赦。汉代以后,统治者开始经常性地使用赦免。《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刘秀诏曰:“倾狱多冤人,用刑深刻,联甚愍之。”因而大赦天下,使人们从事生产。赦免权力开始逐渐地收归中央,赦免成为一种习惯法,名目和次数也日益增多。
——摘编自袁文超《中国古代赦免现象分析——古代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側面考察》
材料二
到了欧洲的封建社会,也就是欧洲的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及基督教的兴起,赦免被作为“神权”与“王权”的象征。尤其是在12世纪,基督教中爱、罪、救赎的经典教义,直接影响到教会法对异端问题的处理,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理性的神权赦免制度,即上帝因为博爱,有权赦免那些有罪之人而正是这种神权赦免为世俗间的王权赦免奠定了理论基础。“君权神授”是封建社会中君主权力合法化的典型思想及理论,君主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行者,其一切权力都被认为是上帝授予的,其中就包括了赦免权。因此,君主有位于法律之上的宽恕他人的权力,即赦免一个被法律判罪之人的权力。也就是说,君主在代为行使上帝所有的赦免权。
——《特赦鉴照政治智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赦免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赦免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赦免制度与中国古代赦免制度的异同。
2017年1月,美国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不仅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且重开与墨西哥、加拿大的北美自贸区(NAFTA)谈判。这反映出
A.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新挑战
B. 美国的经济霸权重新崛起
C. 美国与周边国家矛盾激化
D. 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打破
列宁认为:“农民不是社会主义者。如果把农民当作社会主义者来制定我们的社会主义计划,那就是把这种计划建立在沙子上。”这种认识
A. 意识到战吋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
B. 奠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C.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效果
D. 不利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984年,英国撒切尔政府提出了建立“大众资本主义”和“股东社会”的目标,在“人民享受拥有资本的民主权利”的口号下,将国有电讯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等出售给私人经营。当时英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B. 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C. 激发私人资本的活力
D. 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
下面是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变化统计表。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人数 |
1933年 | 297.30万 |
1934年 | 360.80万 |
1935年 | 386.86万 |
A. 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得到解决
B. 美国当时就业率急剧上升
C. 国家的政策倾向有利于工人
D. 美国大萧条期间人口剧增
下面摘录的是梁思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北京的城市规划提出的几点建议。梁思成的意图是
1.限制城区工业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
2.保存北京故都紫禁城的面貌
3.限制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
4.在城西建设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A. 抑制北京城市化的进程
B. 改变中国延续千年的经济格局
C. 保存古城传统文化特质
D. 推动南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