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C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官员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A.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C. 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

D. 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

 

查看答案

“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这是某学者总结的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对这种范式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宗族”二元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

B. 宗法制成为维护等级制的有力工具

C. 郡县制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的贯彻渗透

D. 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    

A.与神权密切结合                    B.完全听命于天

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被神权所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古屋圭司、新藤义孝、稻田朋美三名内阁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约80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也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摘自于2014年8月时政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句,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1) 材料一诗句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