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
B. 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 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
D. 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凯恩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说:“我这里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就是我们能够为了共同目的而进行有组织的共同行为,促进社会正义和经济公平,并尊重和保护个人的选择、信仰、思想以及表达,企业和财产的自由。”为此他主张
A. 保护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
C.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公民的个人利益
D. 走介于自由放任和集权之间的道路
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A. 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D. 洋务运动的破产
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1690年,英国托利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于(国王)以3年期限的关税收人的话,那么,就能确保议会的存在。”此建议的目的是
A. 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 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
C. 重新分配议会席位
D. 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思想
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三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 1882年 | 1907年 |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42% | 35% |
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39% | 42% |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 19% | 23% |
A. 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 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 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 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要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做诱鸟放出去,一边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该观点反映的是英国
A. 新经济时代贸易特点
B. 资本积累的途径
C. 自由贸易观点终结
D. 殖民掠夺的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