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5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

1845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然而,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A. 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

B. 战争赔款降低民众购买力

C. 清政府建织布局展开竞争

D. 男耕女织的格局普遍存在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这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故A项错误;1845年“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而到19世纪50年代初期“却开始滞销”,这说明战争赔款和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洋务运动,清政府才开始筹建织布局,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全国产铁总量高达1847.5万市斤。七年,铁总产量近905.3万市斤,其中官铁占总额的1/2。二十八年,内库存铁3743万市斤,故明太祖下令官冶停办,对民营铁矿的课税率取1/10。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 铁矿冶炼水平超过前代

B. 官营工场规模不及民营

C. 铁矿经营政策相对保守

D. 朝廷鼓励民间兴办矿业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B

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

C

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席铺买卖”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D

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佃农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工具及生产和生活资料。魏晋南北朝时,他们被列入豪强地主家籍,自由受到限制。唐宋时代,佃农阶层日益扩大,于是封建政权将他们列入户籍,取得封建国家编户的地位。这一变化

A. 增加了政府掌握的土地数目

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 限制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D. 减轻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

 

查看答案

西周时,封建领主把统治中心近郊的土地,分给同族的普通人耕种,称其为“国人”。他们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还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的教育。由此可知西周的国人是

A. 耕种土地的所有者

B. 自食其力的生产者

C. 推广礼仪的教育者

D. 地方秩序的管理者

 

查看答案

【加试题】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塊宝,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剧作不断涌现,深受观众喜爱。然嘉庆三年(1798),苏州官府设立《钦奉谕旨给示》碑,碑文中有“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为新厅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的文字。

——人教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三:白先勇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何为昆曲新美学?即古典美与现代感的结合。业内多数人也认为昆曲最基本的曲牌、声腔、程式是不能变的,融入现代舞台的声光电技术,则是允许的。此外,回到历史去把捉昆曲流脉,也是戏曲理论界一直在做的事情。昆曲讲究活体传承,必须“活”在人身上。

——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指的新剧作并概括昆曲受到挑战的原因。

(2)如何拯救和保护昆曲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昆曲要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第二种观点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结合所学,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