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公议决定。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此可知
A. 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B. 其主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C. 洪仁玕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D. 洪仁玕对外国了解有限,其主张不切实际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曰:丘也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基本。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租佃制
B. 均田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公元965年,宋太祖挑选各地精锐编入禁军后,剩下的留在当地组建厢军,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该政策的目的是
A. 壮大地方军事力量
B. 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C. 改变“积弱”的局面
D. 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以下是康熙帝为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架上所写的七言律诗,名曰《基督死》。这表明
基督死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赵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A. 康熙帝力图推广基督教
B. 西学东渐已成为社会潮流
C. 康熙帝对基督教文化有所了解
D. 康熙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有思想家揭露道学家是伪君子,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该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是
A. “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佛其能。”
B.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 “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
古代中国统治思想经历了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汉初推崇黄老之学、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理学当道的过程。这反映出
A. 政治统治随思想变化而变迁
B. 古代正统思想是专制主义的附庸
C. 统治者受时代显学的影响
D. 百家争鸣贯穿中国各王朝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