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高喊“打倒孔家店”的吴虞,对李贽(号卓吾)推崇备至,写了洋洋万言的《明李卓吾别传》,并且盛赞明末思想解放,异端横行,是一种新的气象,“守旧开新,各成其学”。这反映了
A. 社会转型趋势中呼唤思想自由
B. 五四运动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法
C. 李贽和吴虞对孔子都持否定态度
D. 吴虞继承了李贽思想,发展了儒学
下表是近代中国开设厂矿数量统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 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数 |
1903-1908年 | 21.1家 |
1913-1915年 | 41.3家 |
1916--1919年 | 124.6家 |
A. 官僚资本的膨胀
B. 民族工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C. 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 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人的奋斗》一书介绍:“令孙中山沮丧的是,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这表明
A. 当时中国思想革命落后于政治革命
B. 推翻清朝是当时革命的最重要任务
C. 辛亥革命的失败,导致了军阀割据
D. 孙中山倡导的革命脱离了中国国情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
A. 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 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
C. 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D. 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公议决定。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此可知
A. 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B. 其主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C. 洪仁玕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D. 洪仁玕对外国了解有限,其主张不切实际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曰:丘也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基本。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租佃制
B. 均田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