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

B. 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C. 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

D. 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

 

A 【解析】依据材料中“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的信息,可知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表明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利,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A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已经实现统一,排除B;《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君主专制色彩,C错误;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与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关系不大,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又称《王位继承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 扩大议会的权力

C.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查看答案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D.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查看答案

王安石的“青苗法”一直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介甫令(县令)吾浙之鄞(宁波),鄞滨海,其民冬夏乘筏采捕为生。有田率夺山麓……故民得指田为质,以货豪右之金。豪右得乘急重息之。介甫特出官钱,轻息以贷。至秋则田亩之入,安然足偿。所谓青苗法也。于鄞实善政,及为相,必欲推而遍于天下,则非矣。鄞人至今德之,立祠陀山下,神亦至灵。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材料二以余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史,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

——《朱子文集》

材料三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软额度,而不论是否需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

——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析青苗法“于鄞实善政”的原因,并指出王安石将青苗法推行全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从“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摘编自纪录片《大秦岭·第一集宏基伟业》解说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措施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化解“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实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时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昊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