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近代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在1919 年报道中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还
A.掀起二次革命 B.倡导“实业救国”
C.倡导民主科学 D.主张“尊孔复古”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 推翻袁世凯统治
B. 反对尊孔读经
C. 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D. 发展民族工业
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的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 调和劳资关系
B. 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 没收外国资本
D.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A. 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