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近代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在1919 年报道中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还
A.掀起二次革命 B.倡导“实业救国”
C.倡导民主科学 D.主张“尊孔复古”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 推翻袁世凯统治
B. 反对尊孔读经
C. 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D. 发展民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