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说:“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孟子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路线实现其“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而诸侯却完全背道而驰,推行一条“以力兼人”的“霸道”的路线秦国不遗余力地推行了韩非子的“霸道”思想,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一一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王道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时期为什么诸侯大力推行霸道思想?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一一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之际对先秦时期的儒学有哪些继承和发展材料二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一一[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怎样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巨变有何作用

 

(1)王道: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法家的实行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 (2)继承:民本思想 发展: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通过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动摇了封建统治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1)由材料“以德服人”,结合所学,王道指以德治国,实行仁政。而“霸道”由材料“以力兼人”,可见“霸道”属于法家思想。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法家的实行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 (2)第一小问特色,根据材料一“接近民主制度……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归纳为反对君主专制、突出地方自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第二小问根源,依据所学,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两个角度归纳。 (3)等一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第二问,结合所学,康有为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恪守古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教育为工农兵服务

C. 放卫星,大跃进    D. 科教兴国

 

查看答案

下示材料是毛洋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A. 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    B. 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

C. 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    D. 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

 

查看答案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A. 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 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 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 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查看答案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