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前期由1名宰相长期主持众宰相议政,并将议政记录奏请皇帝决策后再发尚书省执行;唐...

唐前期由1名宰相长期主持众宰相议政,并将议政记录奏请皇帝决策后再发尚书省执行;唐后期则改为每10天轮换1人主持,后又改为每天轮换。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保证议政公允

B. 防范个人擅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权力制衡

 

B 【解析】1名宰相主持议政并负责报告,容易造成个人权力较大,轮换制可以防范个人擅权。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做法的改变不能保证议政公允,排除A项;这种改变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不能体现权力制衡,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秦帝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 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有利于秦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 土地制度变革

C.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缓和

D. 郡县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过小

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

 

查看答案

据统计,清代某县的108位知县中,出身进士的有31人,举人36人,贡生9人,其他32人。这反映出

A.科举制在选官方面影响非常有限     B.科举制已成为最重要的选官方式

C.清代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较落后     D.清代的人才选拔机制呈现多样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