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政府的上谕 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一六君子”后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政府的上谕

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一六君子”后发布上谕:“康有为首倡邓说,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1901年l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大臣等,参的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斟的尽善,切实施行”。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推有仿行宪政,大权统于进行,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总体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白材料,且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示例1: 论题: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 分析: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入;从程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历由“新政”的器物为主发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入;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示例2: 论题: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 分析: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戌变法和“新政”,虽涉及到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答案不唯一,但论题必须与材料有关,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如根据三则材料归纳出论题: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②答题内容必须要点化、序号化,史论结合。③要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对“论据”进行补充、说明。如从背景、过程、程度、结果等方面对论题加以分析说明。④最后注意总结,回归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

材料二  “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百年孤独》    D. 《母亲》

 

查看答案

近代某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科学、制度、道德和法律规范等都是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个体特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适。此观点

A. 是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

B. 为“人民主权说”提供了逻辑起点

C. 促进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

D. 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无知的平民阶层设计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便是出自伏尔泰的手笔。伏尔泰此举主要意在

A. 借用牛顿学说推动思想解放

B. 贬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作用

C. 推动文艺复兴运动走向高潮

D. 启发平民探寻自然科学的奥秘

 

查看答案

(题文) 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