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官,最可能判定以下哪一行为是违法的:
A. 某奴隶主不同意为他无偿劳动多年的奴隶获得自由
B. 某公民将自己财产的大部分赠予他人,小部分留给儿子
C. 某自由民以不孝顺为名要求占有自己成年儿子的财产
D. 某奴隶主贵族到市场上去买卖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B. 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 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D. 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中国科学报》在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时发表文章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目的具有共同性
B. 内容具有广泛性
C. 过程具有曲折性
D. 影响具有渐进性
1949年,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鹰厦铁路的修建通车说明了:
A. 全国政协会议发挥了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积极作用
B. 中央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促进了福建地方经济建设
C. 铁路建设工期过短,犯了盲目求快的“左”倾错误
D. 福建成为过渡时期我国铁路建设成就最大的省份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政府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C. 缺乏实行宪政的社会环境
D.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