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英国王权弱小,教会承担了养老救济的主要工作。教区教会经常给贫困老人以实物援助,至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是救济工作要考虑的主要问题。1834年,英国设置济贫院,主要由政府承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物资救济工作。“二战”后,英国议会通过以《国民保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保障社会福利的法案,重视老年人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健康。同时,加快私人养老金建设,发挥个人、国家、社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使英国养老制度逐步得到完善。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材料二: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家庭责任,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根据这一思想,汉朝至清朝的中央政府都颁布法规,严惩子女的不孝行为,规定对年老父母要养敬并重。各级政府经常举行一些敬老礼仪活动,如清朝的“千叟宴”,旨在示范引导,弘扬敬老养老思想。在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基础上,政府也实行一些保障老人权利的政策,如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唐朝建立“大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
——摘编自赵小妹《中英文化差异在养老问题上的体现》等
(1)与中世纪相比,英国近代以来养老救济工作有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养老制度得以完善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说明,中英两国养老实践的共同经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下表是1929-1935年“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
年份 | 个人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 消费税 |
1929 | 38% | 43% | 19% |
1933 | 22% | 25% | 53% |
1935 | 21% | 23% | 56% |
A. 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B. 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C. 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 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某学者指出,在19世纪初欧洲大陆反法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产业大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是反法战争的必然产物
B. 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C. 英国为反法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 欧洲市场拓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B.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官,最可能判定以下哪一行为是违法的:
A. 某奴隶主不同意为他无偿劳动多年的奴隶获得自由
B. 某公民将自己财产的大部分赠予他人,小部分留给儿子
C. 某自由民以不孝顺为名要求占有自己成年儿子的财产
D. 某奴隶主贵族到市场上去买卖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B. 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 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D. 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