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
A. 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B. 不享有决策大权
C. 制约了皇权的膨胀
D. 成为最高行政长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1620 | 300 | 1700 |
1850 | 720 | 2880 |
A. 江南地区城市化缓慢发展
B.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 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A. 生产区域主要在北方
B. 产品行销全国
C.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D. 以竹子为原料
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A. 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B. 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C.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
A. 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
B. 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
C. 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
D. 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
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及其以前,“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宋代之后的“士大夫”的含义是“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唐宋之际“士大夫”含义的变化是由于
A. 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 B. 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C. 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 理学对文化大力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