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A. 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B. 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
D. 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一主张后来被概括为
A. 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 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 发动国民大革命
C.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应该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的结论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的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1912年)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
——《孙中山全集》第2卷
材料三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及其基本主张。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民国初年(1912年)和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与材料一相比有何新发展。
(3)结合上述材料,你对孙中山的历史活动有何认识?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 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 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 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 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