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

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 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D. 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A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虽然明清时期世界上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但并没有扫荡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统治强化所致,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矛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发展,故排除;鸦片输入中国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与题目明清时期的信息矛盾,故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与英法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无关,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这说明    

A.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查看答案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查看答案

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查看答案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