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康有为一生的文化学术活动,可谓波澜壮阔,恣意汪洋,但其主体或主干是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和重构。从当时的社会发展看,康有为对儒学的近代阐释如同双刃利剑,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而言,都带来了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援西学入儒学,化合中西文化所形成的新儒学思想如春风化雨,起到了涤除旧弊、维新气象的效果:借助于孔子及儒学的权威,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以新学代旧学,宣传近代民主,昭蒙启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西交释,有利于缓解传统与近代之间的紧张。不足是,他把异质的西学汇入儒学,存有牵强附会之处,影响了其可信度。
——张昭军《康有为与儒学的近代转换》
陈独秀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独秀文存》
1954年9月,毛泽东说:“郭沫若曾经用很多材料证明,孔夫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是革命党,到处参加造反。说孔夫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是孟子讲的。其实当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就是哪里造反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想革命他就到哪里去。所以此人不可一笔抹煞,不能简单地就是‘打倒孔家店’。……对孔夫子,自董仲舒以来就说不得了,‘非圣诬法,大乱之殃’。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加以分析:好,就肯定;不好,就批评。”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或对材料中几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截至2009年4月,我国已经启动建设了326所孔子学院(课堂)布在81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3: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2)阅读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3)依据材料2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3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材料三(下图漫画)“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帮助谁?”对这一问题,网上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网友戏称:“俺会帮孔子吧,因为孔子弱。”“帮老子,老子天下第一的嘛。”“我是路过打酱油的,不关我事。”等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一主张的提出在当时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基本主张。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说明其原因。
(3)读材料三,“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选择帮助谁呢?谈谈你的理由。
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A.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B. “仁”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 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
D. “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2010年11月28日美国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开进黄海参加美韩军演。美国这一做法侵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也造成了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的这一行为违背了以下哪些原则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民贵君轻
D. 三纲五常
“百家争鸣”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学术的活跃。它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