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四部宪法,它经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沿用至今。据此,1999年3月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A. 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B. 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C. 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 D. 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 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 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 “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 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 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 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 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B. 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 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 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