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
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三: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人的路线)
——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西经济形态的不同,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 | 家数 | 资本(千元) |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
1914~1918 | 63 | 10658 | 荣宗敬、荣德生等 |
1919~1923 | 65 | 17627 |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
东西方文明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冲突也有融合。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多元化的东西方文明”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一:异曲同工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探究二:分道扬镳
材料二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探究三:西学东渐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探究四:中国特色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方文明“分道扬镳”的根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近代人文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认为的完成中国革命任务需要经过怎样的阶段?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材料三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