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两白银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开放苏州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C.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
A. 主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B. 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主张人人平等,消灭封建等级制
D. 符合当时中国农民阶级的愿望
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B.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C. 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D. 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厦门、天津、沙市、南京
B. 上海、南京、天津、重庆
C. 南京、天津、广州、苏州
D. 广州、杭州、天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