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穷人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成立“五百人会议” D. 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取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 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 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
D. 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重视教育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据此推断,秦汉“化家成国”主要得益于( )
A. 实行科举制 B. 思想上独尊儒术
C. 采用严刑酷法 D. 推行郡县制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 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
C. 明朝皇旁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 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