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年,托克维尔指出:“如果今天有一个政党试图在美国建立君主政体,那它的处境要比现在就想在法国建立共和国的政党还要困难。法国的王权并没有在建立之前为自己拟定一套立法制度,所以目前只能有一个被共和制度包围的君主政体”。托克维尔意在说明
A. 政党是政体纷争的关键
B. 立法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 美国共和制根基的深厚
D. 法国共和与君主政体的并存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准确解释的是
A. 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曲折迭起
C. 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 外国势力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
光荣革命后,辉格党长期掌权,却不对已有制度作任何变动。法学家布莱克斯通(1723—1780)也认为英国政治“几乎就是完美无缺,只有其拥有者的愚蠢与过失才可能丢失或摧毁它”。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立宪政治已经完善
B. 缺乏社会变革动力
C.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 政治倾向日益保守
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这最能说明
A. 英国责任制内阁运行方式
B. 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而不像早期的《十二铜表法》那样放在诉讼程序中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问题上。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
B. “法律神授”的观念已被打破
C.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
D. 罗马法的法律原则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