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二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时报》)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名叫《平民政治》的书,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材料四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由材料二到材料一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三、材料四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在《辛丑条约》中列强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之间的炮台,其主要目的是
A. 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 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区
C.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干涉中国的内政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 爱国与保守
C. 反帝与反封建
D. 正义与非正义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此诗昭显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如归的精神。其反映的是《马关条约》中的哪项内容
A.割让了辽东半岛 B.割让台湾全岛
C.开放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