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1)区别:分封制产生诸侯,享有世袭的权利,不受中央管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产生官僚,由中央任命,受中央管理监督,不得世袭.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利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实现: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含义:“新种类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解析】试题分析:(1)可以在材料一中寻找关键信息回答,如“世卿世禄制”“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地方的长官不再家族世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可以依据所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及发展完善的史实从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上半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 (3)材料三的国家是指美国,所以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只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三权分立制国家。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其实就是回答美国的三权分立使美国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均衡,从而达到了稳定政局、提高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二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新陈代谢》(1912年3月5日,《时报》)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名叫《平民政治》的书,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材料四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由材料二到材料一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三、材料四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在《辛丑条约》中列强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之间的炮台,其主要目的是

A. 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 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区

C.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干涉中国的内政

 

查看答案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 爱国与保守

C. 反帝与反封建

D. 正义与非正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