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内容“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可知这次战争的赔款是中国的财力所无法承受的,导致的结果是对满清政府失望转而革命,由此判断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查看答案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 加强皇权

B. 倡导尊老爱幼

C. 凝聚血脉亲缘

D. 强化尊卑等级

 

查看答案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8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请回答:

(1)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