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年谱》遗言中记载,徐言问(阳明)道体无恙。阳明曰“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这反映出王阳明
A. 重视精神的作用
B. 偏好道家学说
C. 无视生命
D. 主张“天人合一”
两宋理学家追求“平天下”,即建立以“均平”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陆九渊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主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宋金对峙成为“平天下”的思想源泉
B. 陆九渊的自信超越了当时的知识分子
C. “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
D. 理学家的追求超越了他们的阶级属性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以一贯三,上通天,下彻地,中理人,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董仲舒这一论述旨在
A. 说明君主在位应有所作为
B. 充分论证儒学为治国之术
C. 迎合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为限制皇权提供理论基础
秦王赢政读韩非子著作后大为惊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赢政如此惊叹的主要原因是韩非子
A. 构想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B. 推崇削弱宗法观念
C. 主张以严刑峻法教化百姓
D. 提出皇权至上思想
据《论语》记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反映出孔子
A. 认为学问有好坏之分
B. 主张怀疑所有人
C. 提倡读书应勤奋好问
D. 把学与思相结合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1)材料一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
材料二孙中山手书
(2)根据材料二两幅图,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民国初年见闻录
见闻一 | 民国初年的全国报纸总数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
见闻二 |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 |
(3)材料三中的两则见闻各是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综合两则见闻,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