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 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领袖的传统
② 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地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 使国家的主权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 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B.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C.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D. 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贪婪和腐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由此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 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 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 传播人文主义的手段相同
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
A. 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B.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
C. 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
D. 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
激进的加尔文教派认为:为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中认真劳作,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天职观”。从中可见,“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A. 严密的社会分工
B. 每个人各司其责
C. 平等的劳动观
D. 人人为上帝服务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之中,挣扎于谬误之中,生活在暴权之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用理性来批判专制主义、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追求和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这表明伏尔泰
A. 崇尚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
B. 不主张公民信仰基督教
C. 秉承欧洲宗教改革的精神
D. 最先提出理性主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