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该日记是记录是圆明园遭劫的是一手史料

B.李慈铭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C.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洗劫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材料不能说明作者亲身经历了火烧圆明园,因此,材料不是第一手材料,排除A;从“圆明园为夷人劫掠”一句,作者肯定了外国人的侵略行为,据此排除B;圆明园被抢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其写作未必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排除D;从“奸民乘之”分析出作者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免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

A. 资本输出,以华治华

B. 稳定税率,倾销商品

C. 扩展市场,追逐利润

D. 经济联合,扶植中国

 

查看答案

有人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文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

英文官本

中文官本

中译本

Cede

给予

割让

Tobepossesse Dinperpetuity

常远据守主掌

永久占有

 

 

A. 鸦片战争推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 清朝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C. 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展开激烈斗争

D. 英国曲解条约实现霸占香港岛的企图

 

查看答案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黄海海战失去制海权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萧致治在《鸦片战争》中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变革。这次“社会大变革”主要是指

A.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B. 社会形态发生变化

C. 王朝更替顺利过渡

D. 政治体制严重动摇

 

查看答案

据《清代通史》记载,雍正朝的军机大臣共有15人,其中11人为满族,4人为汉族,军机大臣中身兼内阁大学士的有7人;乾隆朝的军机大臣共有46人,其中满族31人,汉族15人,军机大臣中身兼内阁大学士的有25人。材料表明清朝

A. 军机处是朝中的中枢机构

B. 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尤为尖锐

C. 军机大臣由内阁成员担任

D. 专制政权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