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天王洪秀全出宫乘坐的是64人抬的龙凤黄舆,随行的有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还有典天锣、典天乐……等等共数千人。天朝朝里朝外文武各级官员31万多人在穿戴装饰上同是华丽奢侈,一冠袍可抵中人之产,材料反映了
A. 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奢华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
B. 太平天国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C. 《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
D.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 主张均分产品
B. 达到军事全盛
C. 开始封王建制
D. 调整经济政策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外国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C. 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学者徐中约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 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B. 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 阐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D. 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