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组人物向世界学习的指导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

 

(1)A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组:资产阶级思想(或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或三民主义); C组: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2)学术—政治—伦理(或器物—制度—思想) 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回答出其中3点即可) (3)答案一: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等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来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B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其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或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或三民主义);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从“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到“其次为政治”再到“伦理的觉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来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开始的设定就不是机械的。它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大氛围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内涵的。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题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

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

材料三黄宗羲(1610-1695),号梨洲,浙江余姚人,其主要代表作为《明夷待访录》。他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是下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就是说君主原本只是天下人的公仆,本应负担起抑私利、兴公利的责任。但后来君主却把天下作为自己的私产私利享受。因此,黄宗羲明确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即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倡导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反封建专制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材料四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

(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4)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又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 顽固派维新派革命派

B. 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 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 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查看答案

京帅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说明同文馆的设置

A不适合时中国国情,误人子

B.适应侵略者需要,引起众反对

C.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

D.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举步维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