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 学习科学技术
B. 仿行西方制度
C. 倡导实业救国
D. 创办新式教育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的“清道夫”应该是
A. 王韬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独秀
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
A. 反对学习西方 B. 中体西用
C. 变法改制 D. 民主共和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读图得识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片中不能推出相对应史识的是
图片 | 史识 | 图片 | 史识 |
艺术表现手法强调“光合色”着力表现自然景色中闪动着的色彩和光线 | 艺术表现手法强调反传统反理性 | ||
艺术表现手法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和真实是事件 | 艺术表现手法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