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江苏巡抚程德全、安徽巡抚朱家宝、广西巡抚沈秉堃、两广总督张鸣岐纷纷宣布独立,变成新政权的都督;四川总督赵尔丰则主动把政权交给了谘议局议长蒲殿俊。这种形式的“独立”
A. 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B. 为共和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C. 埋下了此后帝制复辟的隐患 D. 导致革命党人失去了主导权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靡”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靡”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 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B. 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 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 D. 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19世纪末来华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写道:广东的近代化自19世纪60年代前期开启后,一直到80年代前期,基本上处于半停滞状态,因为时任的广东总督和广东巡抚中,任期较长且受朝廷信赖的基本是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开拓精神的官员。李提摩太此语旨在
A. 回避殖民侵略对近代化的破坏
B. 指出清廷重满轻汉政策的危害
C. 批评洋务派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D. 强调近代化中政治决策的重要
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A. 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 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 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D. 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
A. 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B. 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 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D. 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