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协定的签订表明:
A.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
D.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优越性;资本主义存在就等于战争,资本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战争不可避免,苏联人民要应对战争准备。这次讲话在欧美国家引发强烈震荡。斯大林的讲话:
A. 是对英美冷战政策的反击
B. 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缓和
C. 为组建华约集团制造舆论
D.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1933年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希特勒之所以赞许罗斯福
A. 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 B. 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
C. 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 D. 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
1828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德意志公国之一)建立了关税同盟,1833年与南德关税同盟合并,正式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同盟内部货币汇率统一,废除一切关税,实行自由贸易。这对德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
A. 树立了德国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地位
B. 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C. 德意志国家的政治统一进程由此展开
D. 使德国一跃而成为欧洲政治舞台的强国
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各州在参议院中具有均等代表权,每州2名代表;各州在众议院中的代表权以人口为基础,约50万人选出一名代表。法律须经两院通过方可生效。这一设计
A. 体现了联邦各州间的妥协与平衡 B. 践行了政府权力部门的分权制衡
C. 协调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 D. 确保了立法权实践的民意代表性
1689年英国下院提出“三年法案”,规定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超过三年,但是被威廉三世否决。1693年议会重提此案,再次被否决。直至1694年,威廉三世才同意签署“三年法案”。这表明英国
A. 政治制度未实现根本变革 B. 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C. 议会至上原则还没有确立 D. 王权尚未受到有效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