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2KNO3+3C+S=K2S↓+N2↑+3CO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硝74.84%、硫11.84%、炭11.32%。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4.84%、硫11.84%、炭14%;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硝80%、硫10%、炭10%。

——摘自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落实时空观念。16~19世纪上半期,中国处于明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之前;西欧近代化快速推进(至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2)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即中国与西欧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3)需要有论题,且论题须具有抽象性;有逻辑性的阐述。(论题,结论,结构,论证过程) 举例: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 16~19世纪,火药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 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16世纪以来,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都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社会各领域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成为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 【解析】此题是论文撰写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出观点: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16~19世纪,中国与西欧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最后对短文进行小结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60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近代工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24700亩,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

——摘编自唐诗《近代天津开埠与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城市特点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较,近代天津城市所具有的特点。简析以天津为代表的近代城市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协定的签订表明:

A.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

D.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查看答案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优越性;资本主义存在就等于战争,资本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战争不可避免,苏联人民要应对战争准备。这次讲话在欧美国家引发强烈震荡。斯大林的讲话:

A. 是对英美冷战政策的反击

B. 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缓和

C. 为组建华约集团制造舆论

D.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查看答案

1933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希特勒之所以赞许罗斯福

A. 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    B. 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

C. 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    D. 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1828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德意志公国之一)建立了关税同盟,1833年与南德关税同盟合并,正式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同盟内部货币汇率统一,废除一切关税,实行自由贸易。这对德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

A. 树立了德国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地位

B. 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C. 德意志国家的政治统一进程由此展开

D. 使德国一跃而成为欧洲政治舞台的强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