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了挽救国家,...

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了挽救国家,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后来他找到的“新力量”是

A. 地主阶级

B. 西方列强

C. 共产党与工农阶级

D. 国民党

 

C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也就是说这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找到的“新力量”。A选项是“旧力量”,因为之前洋务派已经做出尝试;B选项不是可以合作的对象,而是斗争的对象;C选项符合历史事实;D选项是他自身的力量,不是合作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A. 从技术到器物

B. 从制度到思想

C. 从制度到文化

D. 从器物到制度

 

查看答案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了。该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主要作用是

A.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B. 改变无病呻吟的文学状况

C. 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

D. 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进行的探索相比,就其作用而言,在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