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C.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D. 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某近代历史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促进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使人们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1911年10月11日,某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写道:“今奉军政府令,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不用猜疑。……共图光复事业,汉家中兴立期。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这座城市是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武汉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其物质基础是
A. 帝国主义侵略深入,造成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迅速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限制和阻碍
D. 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 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 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英国领事)照办”
C. 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 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