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 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20年建成社会主义”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 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列宁曾经这样说过,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而在一部史学著作中这样评论这一事件: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这一事件指的是
A. 退出一战 B. 粮食税的实行
C. 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况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征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近代以来,先后出现过几种占据主流的经济思想,其中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①自由主义②重商主义③凯恩斯主义④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新自由主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