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C两项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 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20年建成社会主义”

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1928,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 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查看答案

列宁曾经这样说过,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而在一部史学著作中这样评论这一事件: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这一事件指的是

A. 退出一战    B. 粮食税的实行

C. 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