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

材料四: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主要是分封王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信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或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土地。 (3)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 (4)特点:从分封世袭到皇帝任免官员;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中“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国家”可知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来回答。 依据材料二从“争霸战争、分封制破坏以及争夺土地”等角度回答。 依据材料三“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可知是郡县制,依据材料四可知是行省制度。 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官员任命、地方制度演变以及中央对于地方控制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领袖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实质意义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   B、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查看答案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意图

A. 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协定关税

D. 领事裁判权

 

查看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

A. 销烟这件事我们不会忘记

B. 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C.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