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材料二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1)特点:法规繁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借鉴别国法规。 作用:规范经济秩序(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增强国家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2)因素: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民族交往与平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发展。 不同:前者强调专制、严刑峻法。后者注重民主、平等(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或强调理性、正义)。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可知秦律法规众多,内容丰富;“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可知秦律经济立法涵盖不同层面的法律约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可知秦经济立法对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了社会经济正常的竞争秩序,促进国力增长,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可知罗马稳定政治局面对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罗马稳定的政治局面造就了民族平等交往;“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要求经济立法进行有序规范;第二小问不同,材料一立法强调封建专制,运用严刑峻法保障经济运行合理秩序;材料二“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可知罗马法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注重维护社会民主、平等政治诉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

材料四: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领袖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实质意义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   B、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查看答案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意图

A. 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协定关税

D. 领事裁判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