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出现了发达的寺院经济,在寺庙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向佛寺的高级僧侣缴纳地租,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杂务,也不准随意离开。这一现象
A. 不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
B. 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 影响了中央的经济利益
D. 导致了地方士族势力的崛起
西晋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咸宁二年(276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国子学的出现反映了
A. 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
B. 古代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C. 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易中天在《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材料意在强调两者都
A. 消灭异端思想
B.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C. 推动文化繁荣
D. 以强制政策确立皇帝权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总统上任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锻炼出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间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目的?为此1947年杜鲁门提出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表明苏联的实力在二战后有了怎样的变化?针对杜鲁门的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3)以上材料反映的现象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
(3)假如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对下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 “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 美苏争霸,殃及池鱼
C.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D. 唇亡齿寒,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