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抵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那幺,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贵困化》
(2)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晷、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A. 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 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 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 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B |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
C |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
D |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
A. A
B. B
C. C
D. D
据研究,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时期(西周、东汉南北朝、两宋、明清)气温明显偏低,如下图所示。这一结论可以反映
A. 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原因
B. 古代经济重心演变的轨迹
C. 小农经济受自然条件影响
D. “天人感应”观念的合理性
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时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即位又禁止使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白银几乎成为了通用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
B. 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
C. 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
宋朝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大发展时期,五大名窑留名青史,其中的定窑位于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