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 把人性从礼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推动民主法制的建立

D.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关注“制度和政治方面”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故C项正确;A项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故排除;BD项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但同C项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 强国御辱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科学理性

 

查看答案

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是批判。

A. 西方腐朽思想

B. 北洋政府

C. 旧道德

D. 维新思想

 

查看答案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查看答案

如图是鲁迅设计的某大学的校徽。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该大学为主要中心,曾经大力宣传的思想是。

①兴民权、设议院

②民主共和

③民主和科学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