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通过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加强皇权,所以D符合题意。A、B、C体现不出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 反对禁欲主义

B. 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矛头直指教皇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查看答案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 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 把人性从礼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推动民主法制的建立

D.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 强国御辱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科学理性

 

查看答案

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是批判。

A. 西方腐朽思想

B. 北洋政府

C. 旧道德

D. 维新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