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评价抗日战争“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评价抗日战争“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这说明了抗日战争

A. 为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B.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D.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A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通过抗日战争促使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提高,从而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群众基础,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抗战对于国际地位影响以及民族影响,故B和D错误;C是遵义会议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

这说明

A. 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 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 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 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南宋开始盛行以职业划分户种的做法,到元代发展为“诸色户计”,各色职业户均要向官府提供不同的劳役。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人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这反映出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 政府重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C. 户籍政策的变动具有开放性    D. 私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相同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 反对禁欲主义

B. 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矛头直指教皇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